今年以来,济南市税务局通过快速精准落实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,为企业纾困解难,用税费的“减法”,服务的“加法”,持续助力企业轻装前行、稳企达产。
山东博世磨具实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,工人们正在赶制一批出口法国的订单。成立于1956年的山东博世磨具实业有限公司,是济南市的重点出口企业,生产的涂附磨具畅销全国并远销欧美,在同行业中享有很高声誉。然而,受疫情影响,今年的海外市场需求大幅缩减,订单减少,资金紧张,员工收入下降,让这家老牌出口企业陷入了困境。
海外订单减少,资金链紧张,卡住了博世的脖子。为帮助像博世一样的出口型企业尽快走出困境,今年3月,我国出台了进一步提高出口退税率的相关政策,涉及1464项产品。世博公司,顺利享受到产品退税率由10%提高到13%的政策红利。
山东博世磨具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晓明告诉记者,在受疫情影响比较严重的三四月份,公司两个月的收入基本上在800万左右,这时国家出台了出口退税率调整政策,调增了3%退税率,这样一来给企业带来了30万左右的政策红利,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。
数据显示,截至目前,全市共有1176户出口企业享受到退税政策。为了让这些政策红利迅速、精准地直达企业,市税务局推行了“企业当天申报,税务当天办结”的出口退税服务,让企业在最短时间内拿到“真金白银”。
济南市税务局第二税务分局副局长于红岩介绍,目前已办理出口退税12.2亿元,同时全力推行无纸化退税全覆盖,截止目前全市九成以上出口企业采取这种方式进行申报,无纸化退税额占总退税的97%。
提高出口退税率,正帮助越来越多的口企业走出困境。而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减免,则为老牌国企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。2017年,济钢集团关停650万吨钢铁产能,涉及关停区域的土地8800多亩,关停区域内房产原值22.13亿元。停产后闲置的土地和房产不仅没给济钢带来经济效益,巨额的税金反而成了企业的负担。
2018年,财政部联合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相关文件,文件要求:“对按照去产能和调结构政策要求停产停业、关闭的企业,自停产停业次月起,免征房产税、城镇土地使用税。”
济钢集团财务总监孙建东告诉记者,政策下发后,济南市税务局和历城区税务局的税务人员第一时间到公司送政策,讲解政策的适用性和申报方法,自2018年至2019年底共减免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1.87亿元。
税费的减免,让济钢轻装上阵,拿出更多的资金和精力,促成转型发展,实现绿色转身。济钢集团财务总监孙建东说,节约的资金投入到产能调整后新的工业园区,济钢环保新材料产业园和济钢四新产业园一期,环保产业园设备正在调试阶段,预计今年10月份正式投产,四新产业园土地手续已经办理完毕,现正在进行基础建设。
济钢的华丽转身,不是个例。在济南,很多“关停企业”通过“刮骨疗伤”去产能、“优化整合”调结构,迎来了发展的新天地。
济南市税务局财产和行为税处处长张新本介绍,截至2020年6月,共为15户符合条件的去产能和调结构关停企业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17003万元,房产税5332万元。
今年以来,市税务部门累计落实疫情防控减免税政策5.3亿元,办理缓缴税款24.1亿元。通过“银税互动”帮助企业获得贷款4.6亿元。
通过税费的减法,服务的加法,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,激活了市场主体竞相发展的一池春水。